“珠海云”顺利完成专业海试航次任务

新闻速递 | “珠海云”顺利完成专业海试航次任务 – 新闻动态 – 资讯速递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sml-zhuhai.cn)

2023年4月26日上午10:00,在圆满完成两个海上试验航段后,“珠海云”顺利靠泊珠海三一海工码头。本次专业海试主要是对船载声学设备、调查作业支持系统设备、相关新研发的水下设备以及船舶自主航行功能等进行海试,航行总里程达1200余海里。由于备航工作准备充分、海上实施组织高效,加之天气良好,本航次比原计划提前完成。

珠海云南海作业.png

图1 “珠海云”南海作业

经海试现场测试和检验,海试各设备性能及技术指标均达到技术规格书要求,通过了现场专家组验收。其中,搭载完成的西湖大学2000米级水下设备是2021年广东省海洋六大产业重大专项之一,也是“珠海云”业务化应用的首次尝试。本次海试还进行了船舶自主航行测试,对系统做了进一步实施验证。

右舷A架和CTD系统测试.png

图2右舷A架和CTD系统测试

超短基线信标回收.png

图3超短基线信标回收

水下设备布放.png

图4水下设备布放

下一步,船舶运行管理组将根据现场验收专家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各装备性能,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本次海试任务的完成标志着“珠海云”已可正式步入业务化运行。

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第2次联合工作组会议要点快报CCS

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第2次联合工作组会议要点快报 (ccs.org.cn)

简介:

2023年4月17日至2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第2次联合工作组会议(下称“MASS-JWG 2”)以线下、线上混合会议的形式召开。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MASS船长、远程操作中心、远程操作员等共性问题进行讨论。

搭载自主航行系统!日本邮船接受第2艘内航煤炭运输船

国际船舶网

4月28日,日本本田重工佐伯工场交付了为日本邮船建造的内航煤炭运输船“Shiranami”号,船上将搭载新的有人自主航行系统。

这是本田重工去年7月交付给日本邮船的煤炭运输船“Ushio”号的姐妹船。两艘船都将租赁给日本能源公司JERA,由日本邮船子公司Asia Pacific Marine运营,负责从东京湾内的一个中转站向JERA横须贺火力发电厂运送海外进口煤炭。

值得一提的是,“Shiranami”号将采用新的导航和发动机系统,目标实现有人操作的自主航行。其中,船上的导航系统引入了导航任务支持功能,通过整合摄像机和各种传感器的视觉信息,提高周围船舶交通信息的可靠性,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来制定导航规避计划。未来,日本邮船还将根据这些试验的结果和运行数据进行示范测试,进一步提高船员自主导航的安全性。

另外,“Shiranami”号还有独特的发动机系统,利用船舶的发动机岸基管理系统和模拟技术。除了检测发动机的异常情况,该系统还能估计异常的原因,从而有助于安全操作,减少船员的工作量。

“Shiranami”号全长126.99米,宽24米,总吨位9714吨,载重量8628吨。船舶采用环保设计,配备了一个舱口盖,在卸货操作期间可以保持关闭,以便防止灰尘污染。

通过这艘船的运营,日本邮船将提供新的服务,无缝连接远洋航运和日本国内沿海航运,实现东京湾内高效的二级运输网络,为稳定的能源运输作出贡献。日本邮船还致力于与关联公司合作,通过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应对预计将影响未来日本国内沿海航运的问题,如船员数量减少和船员工作时间过长。

CCS船舶自主航行附加标志检验指南2023

船舶自主航行附加标志检验指南 2023 (ccs.org.cn)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船舶及其设备上的应用和快速发展,船舶自主航行功能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逐步发展到实船应用。与此同时,如何针对以智能算法为核心的自主航行感知、决策、控制的复杂过程进行测试、验证与确认,保证系统及船舶的安全性,是本指南研究的关键问题。为了建立最小要求以减小船舶自主航行系统失效的风险,同时保证安全性及可靠性,本指南提出了自主航行功能的最低性能要求,并对系统的设计、开发及管理过程提出了应遵循的框架和流程。同时,规定了自主航行系统认可、检验的规程与内容。

本指南共包含7章,三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图纸与资料审查,包括第1、2章;

第2部分,风险评估及性能要求,包括第3、4章、附录2;

第3部分,认可及检验,包括第5、6章;

第4部分,测试相关具体规定,包括第7章及附录1。

本指南作为《智能船舶规范》的补充性指南,作为规范第2章智能航行附加标志检验及相关系统认可的技术支撑。

本指南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规定了指南的适用范围、定义、知识产权及保密相关要求。介绍了辅助航行、自主航行的功能架构和分级。相对于《智能船舶规范》增加了辅助航行功能附加标志NA,细化了自主航行附加标志的人员参与度分级(No(H1-H3)、Nn(H1-H3)),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发展需求。重点阐述了设计运行条件的内涵。

第二章主要是对于申请认可及检验的系统和船舶,应当提交CCS审查的图纸与资料的汇总。主要包括功能的详细说明;组件的详细说明及布置与安装说明;基于风险评估与功能、场景的综合分析,形成的安全设计理念;设计及开发过程管理文件;制造商进行的试验与运行期间数据提交相关要求;网络安全与软件安全证明文件;制造商提供的操作手册等。

第三章及附录2主要规定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及流程,以及关键风险要素。

第四章主要在基础功能支持、动态航行任务、人机交互、英机操作、数据记录、网络安全和软件安全、安全保障、监控人员要求等方面提出了自主航行功能/系统的最低性能要求。

第五章主要规定了系统认可与试验的相关流程和内容。

第六章主要规定了申请智能航行附加标志检验的船舶检验的相关要求及流程。

第七章规定了用于智能航行产品认可及附加标志检验的实船测试相关要求,包括测试场、测试场景、测试工具、测试报告的相关规定。

附录1,补充了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采用建模与仿真工具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与验证的过程管理、技术条件的相关要求,目的是保证建模与仿真的可信度。

附录2,规定了风险评估报告的基本格式。

大宇造船联手GE开发智能船舶设备诊断技术

大宇造船联手GE开发智能船舶设备诊断技术 – 船厂动态 – 国际船舶网 (eworldship.com)

4月3日,大宇造船与法国通用电气公司电能转换事业部(GE Power Conversion)签署了联合开发DS4智能船舶数字解决方案的意向协议(MOU),双方将利用以电力分析为基础的数字技术(ESA•Electrical Signature Analysis),开发可以诊断和维护在航船舶设备状态的智能设备状态诊断解决方案,并在市场的技术竞争中抢占优势。

近年来,“自主航行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和“环保动力及航运技术”已成为全球造船和海运业界公认的未来商用船舶的核心关键词,特别是随着全球海事环保新规的不断强化,主要国家纷纷制定并施行相关法律,相关企业为了确保技术力,正在加快推进开发智能船舶的步伐。

据大宇造船透露,智能设备状态诊断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光谱分析方法之一的ESA,通过分析电源(电流、电压)信号的特性,监测设备状态并早期感知异常情况,甚至可以进行诊断。该解决方案开发完成后,可以扩大分析对象的范围并进行更细致的诊断。通过这一措施,船东可以节省船舶运营费用,感知船内主要设备的状态,提高设备维护及库存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大宇造船将通过其独立研发的智能船舶平台DS4 (DSME Smart Ship Platform),利用其拥有的技术力以及积累的数据等,引领此次联合研发工作。GE Power Conversion将利用自身分析解决方案,与大宇造船的技术进行整合。

据悉,GE Power Conversion以电力转换相关技术力为中心,拥有电力推进系统(EPS)、动态位置控制装置(DPS)、Arctic POD制作等多项成果。

大宇造船计划,在2024年年底前完成智能设备状态诊断解决方案的联合开发,并搭载在该公司建造的船舶上,以进一步增强其接单竞争优势。

大宇造船专务崔东奎表示:“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向开启自主航行船舶时代又迈进了一步。大宇造船不会止步于此,将集中所有力量,带头研发海洋移动相关未来技术。”

中远海运智能集成平台获DNV颁发世界首个D-INF(S)型式认可证书

中远海运智能集成平台获DNV颁发世界首个D-INF(S)型式认可证书 – 船级社 – 国际船舶网 (eworldship.com)

中远海运智能集成平台获DNV颁发世界首个D-INF(S)型式认可证书

图:DNV全球副总裁兼中国技术中心总经理裴欧文(Øyvind Pettersen)向上海船研所总经理陈弓颁发世界首个D-INF(S)型式证书。

3月24日,中远海运集团所属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简称上海船研所,SSSRI) 的智能集成平台系统 (IIPS) 获得 DNV 的 D-INF(S) 型式认可。这标志着全球首家船对岸数据基础设施技术供应商获得此标准化解决方案的认证。

D-INF(数据采集基础设施及船岸互连)是DNV船级社新发布的船级符号,其通过对完整数据链路的要求,支持船上采集数据以标准化方式成为经过受信赖的通道和流程采集传输的营运数据。将有利于船东在价值链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信任的数据链接,并支持未来标准化数据的扩展。这些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船级社和主管机关、银行金融、保险提供商、货主和租家等。

访问和共享从船载设备系统收集的可靠数据对于航运业加速其数字化和脱碳路径至关重要。但对数据传输和安全协议的标准化和信任上的不足,阻碍了这一进程。

中远海运集团通过其下属上海船研所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了智能集成平台系统 IIPS。该平台系统也将安装在中远海运重工旗下船厂在建的一系列集装箱船上。

智能集成平台系统 (IIPS) 获得了DNV的 D-INF(S) 型式认可,其对数据收集基础设施的要求,包括船载数据服务器、数据中继组件和远程数据服务器。满足这些要求为未来智能船舶的实施和智能航运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重要的行业里程碑是建立在DNV与中远海运集团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之上。双方从2019年开始岸基智能船舶数据管理中心开发的合作,通过汇聚中远海运庞大船队的大量数据并应用于不断推出的智能运维场景,支持中远海运船队的数字化转型。其中数据标准化是航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DNV 和中远海运进一步设立了一个联合开发项目 (JDP),在几艘试点船舶中成功应用了船舶信息结构模型(VIS)作为船舶数据标准化高效管理的基础。

ISO-19847和ISO-19848关于船端平台及数据相关标准的要求都囊括于D-INF(S)的认证中。而VIS作为ISO 19848 的一部分,旨在解决船舶数据交互和收集的标准化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价值链多方的数据标准化分享及合作正在进行中,以打破航运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孤岛,建立服务于智能航运业务场景的行业共赢合作新生态。

“我们的船端数据基础设施系统平台获得DNV认可,印证了我们致力于满足行业最高标准的一贯努力,”中远海运上海船研所总经理陈弓表示,“标准化的数据基础设施为我们继续探索挖掘数据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我们能够帮助船东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实现船队数字化智能化航运的转型。”

“我们祝贺中远海运取得的最新成就,并期待与他们密切合作。每个人不仅需要对数据的可靠性有信心,还需要对数据的安全性有信心。建立信任是 DNV 多年来一直扮演的角色,通过 D-INF(S) 认证,我们正在帮助建立跨系统、船舶和物流链的通用信任语言,”DNV 海事业务开发总监 Jan-Olaf Probst 表示。

“与全球最大的航运集团中远海运等有远见的企业持续合作,向着海事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努力,推动了行业转型和更广泛、更深层的合作,”DNV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经理科莱(Norbert Kray)表示。 “我们感谢中远海运对DNV的信任,双方在智能船舶岸上数据中心、数据标准化、即将在新造智能船舶上部署经认证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和实现数据驱动和智能船舶运营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我们鼓励更多的行业利益相关者加入到激动人心的航运数字化转型旅程中来。”

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室在宜成立

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室在宜成立 (cn3x.com.cn)

三峡日报讯(记者高炜、何冠英,通讯员尤晓锋、向翱)3月25日,国内首家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宜昌揭牌成立,发布了首批旅游客船、货运船舶、客运渡船、滚装船舶、工程船舶、公务船艇等六大类、37种示范船型,并签约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该工作室由中国船舶第七一九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和宜昌市船舶检验中心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示范船舶研发设计、特色船型应用推广、船舶人才培养实训和产业链条延伸拓展。第七一九研究所海洋核动力平台研究室主任姚世卫说,科研院所、高校和船检机构联合成立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在国内尚属首次,填补了行业空白。在全球节能减排和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和引领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宜昌连续五年新建船舶超100艘,平均每3天就有一艘新船在宜昌下水,其中新能源船舶建造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朝晖介绍说,当前,宜昌正抢先布局“气化长江”“电化长江”“氢化长江”新赛道,力争5年内建成全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示范区,全力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千亿级产业链。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作室落户宜昌,必将吸引船舶产业、航运资源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向宜昌集聚,为长江航运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宜昌范式”。

首批发布的示范船型中,既有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全国首艘油电气混合动力三峡标准船型“理航渝建1”、湖北省首艘LNG柴油双燃料动力三峡船型“帆盛102”等已经在宜昌建造下水的试点示范船型,也有专门针对长江客运货运、清江库区旅游观光等应用场景的特色船型,还有造型别致、设计前卫的绿色智能概念船型,可为长江流域乃至国内各地推广应用绿色智能船舶提供更多先进、前沿的方案选择。市港航建设维护中心主任梅常春表示,工作室将聚焦新场景、推广新能源、研发新船型,争当绿色智能船舶的标准制定者、技术创造者、示范引领者。

中国船舶第七一九研究所在船舶总体设计、动力系统集成供货、信息智能化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两家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做好技术牵引,激发行业动能,共同推进绿色智能船舶在宜昌“发芽生根”。将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更多高水平人才,全力服务宜昌发展所需。

产学研项目签约落地后,宜昌船舶工业协会、宜昌水运协会将联合造船企业、航运企业,从前端设计、研发,到后端建造、应用信息共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完整产业生态链,助力打造长江绿色黄金水道。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和远程遥控技术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阶段评估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和远程遥控技术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阶段评估 – 新闻动态 – 资讯速递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sml-zhuhai.cn)

3月23日,为做好广东省重点领域计划项目《基于异构信息网络和远程遥控技术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研发》相关研究工作,我实验室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610会议室召开了该项目阶段评估会。来自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上海船舶设计院、HJ研究院、上海海事大学的5名专家,以及南方海洋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珠海云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12名项目参研人员参会。

项目组向与会专家汇报了项目工作进展、阶段性研究成果及经费执行情况,并接受专家组的评估。专家组根据项目任务书等前期材料对项目的阶段性任务和节点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项目组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和建议,一致认为工作进展总体顺利,达到了任务节点规定的考核指标,并同意该项目通过阶段性评估。

最后,参会人员就项目的研究内容、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为项目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项目组将在专家组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推进项目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研究成果。

640.jpg

阶段评估会现场

喜讯!我实验室再获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 – 新闻动态 – 资讯速递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sml-zhuhai.cn)

“香洲云”智能航行系统方案设计评审会顺利召开

“香洲云”智能航行系统方案设计评审会顺利召开 – 新闻动态 – 资讯速递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sml-zhuhai.cn)

3月24日,我实验室测试工作保障船“香洲云”智能航行系统方案设计评审会在北京中国船级社召开。评审专家组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一研究所徐青院士、中国航海学会李世新高级专家委员、交通部海事局谢辉巡视员、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陆嘉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易宏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尹勇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刘卫教授、集美大学李丽娜教授、上海远洋运输公司陆忠涛船长和招商局能源运输公司姜向东轮机长组成。南方海洋实验室、中国船级社和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了评审会。专家组组长徐青院士主持了本次会议。

在听取了方案设计汇报后,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在“珠海云”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优化了“香洲云”的智能航行系统,为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测试工作保障船夯实了技术基础。

最后,我实验室万山海上测试场周宁首席工程师对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了感谢。项目组将按照专家意见开展下一步设计建造工作。

12.png
13.jpg

现场照片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 船厂动态 – 国际船舶网 (eworldship.com)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韩国造船业正在抢先开发自动航行船舶技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继现代重工集团搭载自主航行技术的18万方超大型LNG船成功实现横渡大洋的目标,三星重工也开始着手“无人”大型LNG船的研发。

3月20日,韩国三星重工宣布与挪威康士伯海事(Kongsberg Maritime AS)签订了自主航行船舶联合研发项目协议(JDA),双方将合作优化最新远程自主航行技术及低碳技术,开发更安全、更高效的新一代17.4万立方米LNG船。

按照计划,三星重工将负责系统集成和总体设计,而康士伯海事则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负责提供集成解决方案设计。通过与康士伯海事公司建立这样的战略合作关系,三星重工希望能强化数字化及环保产品的竞争力,抢占未来自主航行船舶市场。

三星重工技术开发本部长张海基表示:“三星重工的自主航行船舶将成为海运企业减少船舶运营费用和航运危险要素的最佳解决方案。公司将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开发。”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康士伯海事是康士伯集团旗下的专业子公司,作为自主航运的全球领导者,是在船载自动化航海系统及数字解决方案领域拥有最高技术力的全球专业设备企业。2018年7月,康士伯完成对罗罗商用船舶业务(Rolls-Royce Commercial Marine)的收购。2018年8月,康士伯与挪威航运公司Wilhelmsen集团共同组建的全球首家无人船航运公司Massterly开始试运营,并与全球最大的化肥制造商Yara集团、Massterly协作,向挪威船厂VARD订造了全球第一艘零排放全自动集装箱船“Yara Birkeland”号。其中,康士伯负责提供“Yara Birkeland”号所需要的全部关键能动技术,包括远程和全自动操作需要的传感器和集成,以及电力驱动、电池和推进控制系统。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Yara Birkeland”号

2019年,韩国时任总统文在寅在访问挪威期间在两国领导人峰会与挪威签署协议,两国同意加强氢能(Hydrogen Energy),造船、北极以及无人船领域的合作。其中,三星重工与康士伯海事达成一致,同意就节能系统和系统自动化进行技术交换。三星重工当时还与DNV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网路安全平台和远端援救技术,并进行自主航行船舶的设计开发。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康士伯K-Sim导航平台

2019年8月,韩国信息和通信技术促进局UIPA还与挪威康士伯数字公司(Kongsberg Digital)签署合同,康士伯将为韩国蔚山的一个新的自动航行船舶研究设施提供功能齐全的驾驶台模拟器。

该模拟器将主要用于导航设备和显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将有助于在指定自动航行船舶试验台试验之前在安全的虚拟环境中测试自动航行船舶技术。

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andMarkets预计,自主船舶行业的规模将从2018年的6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38亿美元。韩国政府认为,自动航行船舶将成为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要素于一身的高附加值船舶。韩国的自动航行船舶开发项目旨在开发与自主导航和系统自治相关的关键技术,并通过示范为早期商业化奠定基础。

为此,韩国政府将自主航行列入国策课题,并决定将自主航行与2050 年碳中和政策相连接,在5年内投资1600亿韩元(约合1.39亿美元)用于自主航行船舶技术开发,同时还制定了到2030年抢占全球自主航行船舶市场50%份额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韩国三大船企均在自主航行船舶领域加大了研发力度。其中,HD现代集团(原现代重工集团)旗下自主航行船舶解决方案子公司Avikus与韩国SK海运公司合作,于去年5月到6月间成功实现了搭载自主航行技术的18万立方米级超大型LNG船“Prism Courage”号横渡大洋的目标。另外,大宇造船研发建造的首艘自主航行试验船于去年11月在韩国西海济扶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了自主航行船舶的海上试验。

“无人”LNG船!三星重工联手康士伯抢占未来无人船市场

据国际船舶网了解,三星重工也已经测试了其自主研发远程自主航行系统“SAS(Samsung Autonomous Ship) ”,去年11月木浦海洋大学9200吨级大型实习船“世界路”号搭载SAS系统,从全罗南道木浦西海沿岸起航,沿途经过韩国南海和东海岛屿,在约950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自主航行实证测试,这也是韩国首次在海上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航行船舶实证测试。

在自主航行过程中,“世界路”号29次成功避开了与其他船舶相遇的碰撞危险,保持了安全航行。特别是在经过海上作业活跃的韩国南海离於岛附近时,在从“世界路”号的船头和右舷前方同时接近的多艘渔船发生复合碰撞危险的情况下,“SAS”自主航行系统在实时感知后作出了认知计算和避碰决策,每5秒就提示一次正确、安全的回避路径,证明了其性能的优秀。

当时,三星重工技术开发本部长Jung Hohyun表示:“三星重工在业界率先掌握大型船舶远程自主航行技术,具有重大意义。在全球造船业和海运业界,三星重工的远程自主航行技术将占有重要地位。”